专题 | 公益还是勒索?

专题 | 公益还是勒索?

该帐号已冻结

公益还是勒索?
文/hkj

“万科才捐220万啊?220万什么概念啊?在上海连一套像样的房子都买不起啊!疯了,堂堂一个房地产龙头居然跟LV一个卖包的捐差不多的钱!鄙视!极度鄙视!以前一直说台湾人抠门,这次台湾人还是出手很豪华的。不管作秀也好,沽名也罢,反正人家是真金白银的捐了钱,值得我们尊敬。”这是2008年有人关于万科“捐款门”发表的评论。汶川地震之后,身为地产巨头的万科向灾区捐赠了220万,引发了人们的强烈讨论,其中大多是在指责万科捐款的数量太少,没有身为一个地产巨头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从这以后,万科的股票大幅下跌,直接损失高达上亿元。此次“捐款门”最终以万科公开道歉,并宣布再捐一亿支援灾区落下帷幕。事后王石回顾“捐款门”,他引用当年网友评论“你不是有几个破钱么,你挣那么多钱就得捐。”200万的捐款以及一句“员工捐10块钱就够了”让他深陷舆论风波,也让万科几乎在地震中倒塌。

本来企业捐款救灾应该是一件被大家赞扬的公益事业,可是“捐款门”中万科的吃力不讨好,让人在啼笑皆非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深思,究竟是为什么会让一件好事、善事变成一场荒诞的闹剧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人们的心态的扭曲。

以上闹剧的出现的原因中大概有仇富的因素,许多人看来“你有钱,就应该多捐!”,来“把自己的钱平均给穷人”。不带感情色彩地来说,富人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应当更多地回馈社会。不止一个出色的企业在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上,首先想到的是公益。这比较符合国人的基本思路:你挣了钱,也应该回报社会了。这种心态之下,出现像万科“捐款门”这样的闹剧也就不难理解了。公众认为既然万科作为一个房地产巨头,掌握着上亿的资产,那就应该慷慨地支持公益事业,捐个几千万甚至是上亿,最好是能像比尔盖茨那样把财产全部捐出来。220万,跟万科本身的资产比起来实在是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尤其是同类型的企业都以千万为最低限度进行捐款的时候,作为龙头的万科这种”小家子气”的做法自然让人看不下去,受到抵制也是可以预料的。

除了这种公益中的“仇富”心态,近年来大量国外富豪“裸捐”似乎也影响到了国人对公益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这就是身为富豪的一种责任,而且“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就是说“多挣多捐”。但是,对刚富起来的中国企业来说,有一点做公益的思想是值得鼓励的。无论它是否掺乎了经营意识,从客观上讲还是起到了帮助弱者、回报社会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它不做公益,就只是赚钱,你也没有理由责怪它。并且,企业家们把企业做大,促进更多的人就业,提升中国某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繁荣机会,这才是最大的公益。在此之外,做一点捐助,是个人思想的升华。如果这其中受到了某种社会思想的约束和胁迫,就属于“精神绑架”。

在2008年的万科“捐款门”中,王石最终还是交了一亿元赎金赎回了被众人“绑架”了的万科,一时之间传的沸沸扬扬的“捐款门”的结局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我们真的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吗?在扮演了一个“绑架犯”,敲诈了万科一亿元之后。我想是不能的。毕竟这件事的性质就跟抢劫了银行之后又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样,不管是冠上劫富济贫还是公益的帽子都改变不了它敲诈勒索的本质。

除了上面提到的公益中的“仇富”心态,我们从网友的评论中似乎还能发现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秀也好,沽名也罢,反正人家是真金白银的捐了钱,值得我们尊敬。”像这种不论抱有何种目的,只要捐钱大方就无所谓的认知是不是不妥呢?这种有目的的捐助真的能算是公益吗?

有专家认为,这种行为纵使有沽名钓誉的成分,但在当代社会、在当代中国,在理想主义者切·格瓦拉逝世40周年,它比别的东西更值得追捧。从现实上来说,现今我国的公益事业主要还是要依靠企业。但是企业做公益,也要耗费人力、财力、脑力、物力,这都是企业经营的成本。对企业来说,通过经营公益事件,在回报社会的同时,提高企业形象、改善社会风气,有何不可?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曾经对记者提出的类似问题做出过回答,他说NGO(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不仅可以盈利,而且必须盈利,“只要不分红,保证盈利还是用于公益事业就行。”他还说如果不考虑成本、经营,NGO今天在救助别人,明天就会成为被救助对象。公益组织都无法做到完全的公益,普通的企业就更不可能做到不带目的的纯公益了。对于这一点有质疑的人往往会拿美国的富豪们来对比,特别是近年来国外富豪“裸捐”的新闻层出不穷。

大家也许知都道美国富翁比尔·盖茨夫妇和股神沃伦·巴菲特发起倡议,全美的亿万富翁共同宣誓,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自己的一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笔者认为这个慈善誓言落地中国,大有难度。

首先,美国的这代企业家一出生物质条件就不错,而我们经历了长时期的贫困,我们的首代富豪才富了不到10年,现在一刀把他财产50%割出去,是不大可能的。不但如此,我国的政策上也存在问题。根据2004年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公募基金会一年要捐70%,这些富豪如果都裸捐,中国公益基本上将在5年内全部死光。比如我捐给一个基金会100亿,按70%捐赠比例,头一年下来只剩30亿;第二年,剩下30亿再捐70%,第三年,还剩多少?基本上100亿的资产5年内就会不见了。捐100亿听起来非常好,但5年内100亿没有了,未来的公益谁来做?所以在现阶段,苛求企业做纯粹的公益,不是说不对,是不现实。我们不要简单地模仿巴菲特、比尔·盖茨,而是应该尽量把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就业,多给政府上税。中国人的胸怀和爱心不会比美国人少,但在公益上必须有一个成熟期。

仅仅从万科“捐款门”这个事件看来,大家显然都具有公益的概念,也能认识到它的必然性,但是对它的定义十分模糊。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公益就是富人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方式,所以不论它的本来目的是什么,只要足够慷慨就能得到认可。然而,我们必须明白公益不是一种义务,更不单是富人的责任。公益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愿,否则,它就会变成一种勒索,就是在犯罪。

公益,从“旧时王谢堂前燕”,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已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的定义和形式较之前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改变,但不管怎么变化究其根本都是由公益人、宣传公益和提供平台的公益组织,以及被帮助者这三个环节组成的。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公益,我们先必须了解这三个环节,以及它们在整个公益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是被帮助者,他们是公益的目的所在,正是因为有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有了公益的存在。在大家的印象里,这些被帮助者往往是拿着人们捐献的东西,站在镜头前泣不成声地感谢好心人、国家、感谢政府。事实上,这样的人也确实占了被帮助者的大多数,但是对部分人来说,这些善意的关爱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困扰。

“在这之后,支教的、助学的,天使计划、爱心行动接踵而来,以我们贫穷的名义,挤进我们的细胞,渗入我们的骨子。

在这之后,我们开始有点反感,我开始明白你们所给与的远不是我们想要的,你们的爱心破坏了我们心灵的安静,你们的奉献破坏了我们传统的善良,这些,也许你们永远无法察觉,毕竟,你们是旅游来的,你们是让这块热熟着的黄土地见证你们的爱情而来的,你们是带着爱心寻求自我心中的安静而来的,你们是寻找呼吸西部贫瘠的空气而来的,我们以肤色的名义同意,以档次的不同疏远着。

因之,别来,真的不希望你们来了,叔叔阿姨,你们别来,就是一份真爱,就是种大爱。”(以上摘自“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我们希望你们不要再来支教了”)

我们每年自以为高尚、神圣地、成群结队的去到山区支教究竟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也许没有什么帮助,反而还把城市里的一些陋习带给了这些淳朴的孩子们。不仅是这些孩子,还有其他的被帮助者,他们其实一直在被动地接受者我们所给予的一切,不管是帮助还是麻烦,也必须“心怀感激”地接受了。所以我们在献出爱心之前是不是应当仔细斟酌,毕竟让这些人真正得到帮助才是我们做公益的目的,也就是说公益是为了能帮助这些人而存在的。但是,对许多人来说,这些被帮助者也许仅仅是他们用来“宣泄”爱心的工具,就像一个个垃圾桶,不过丢进去的东西换成了钱,换成了所谓的爱心。公众不知道,那就是爱心,若大肆宣扬,那令人不禁感到恶心。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捐献爱心不等于做公益,公益是无偿的但绝对不是施舍。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投资,奉献出爱心来换取被帮助者身上无限的可能性,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有效的人力人才资源。而作为被帮助者,我想他们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应该也感受到了身上担负的责任,那种必须独立克服逆境、破茧成蝶的责任。

除了被帮助者,公益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公益人了。他们就像是公益的血液,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公益事业才能发展壮大、生生不息。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也许并不十分富裕,文化程度也不高,他们可能就是你身边的普通人。但是,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仿佛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总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温暖。

一个人的学校。两鬓斑白的老师。四十多个娃娃站在旗杆下仰望冉冉升起的国旗。在浏阳的大山里,有这样一幅画面。59岁的山村教师缪昌联坚守岗位36年,独自带41名学生。三十多年的坚持,一度让他看不到后继有人的希望。但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为了山里孩子,也为了老师的传承。“不能让娃娃们吃亏”这是缪昌联的口头禅,也是他三十年的信念。这样的故事每每让我们感动,虽然教师是他的职业,但这更是一种公益。

缪昌联的坚持和真挚似乎代表了每一个公益人的形象,但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各种各样的负面消息。比如说像 “中国首善”陈光标这样高调做慈善、目的不纯的“公益人”,他们虽然不是真正出于爱心而做公益,但捐出来的的东西确实帮助了许多人,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了公益的发展。

然而,我国还有另一种,也是占绝大多数的公益人。他们的公益往往只是流于表面,跟随主流,甚至还带着一种攀比的心态。比如说哪里发生了自然灾害,有人号召大家捐款,他们便一窝蜂地给那个地区捐钱,哪怕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样的行为很容易给有心人留下可乘之机,也会造成有一部分需要的人的不到帮助,另一部分却被过度资助了。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人们对公益的曲解和认识上不足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公益事业发展不成熟的必然现象。但是不管这些公益人是出于怎样的目的来做公益,作秀也好,跟随大流也罢,他们必定还是想要帮助他人的,只不过出于私心或是其它原因,让这份帮助的性质变得不那么纯粹。对于这些人我们不能只一味的去谴责,更应该做的是加以引导,让他们了解到公益的真正意义。当然,对于一些人倾家荡产做公益的行为笔者也是不支持的,毕竟公益首先就是在自身条件容许的前提下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若是为了做公益使得自己流落街头,那不过是让社会上又多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公益人,除了目的的不同还有形式上的区别,企业公益和个人公益。在中国的舞台上,企业公益一直是生力军。然而,就一直以来企业公益引发的层出不穷的纠纷看来,它似乎很难做到纯粹的公益,也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在这个背景之下,发展个人公益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它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捐钱捐物,而是产生了一种基于微博的成了“随手公益”。于建嵘教授在参加“随手公益”时说:“希望我们共同行动,通过‘随手公益’,能让乡村儿童拿到想要的书籍、乞讨儿童早日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更让每个参与者实践公益理想、让大爱传递到每个角落!而这也是我个人参与此项目的初衷。”

在公益走下神坛,逐渐贴近我们生活的今天,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公益意识,不论学历高低、能力强弱,都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只是搀扶腿脚不便的老人回家,也是一种公益。而且公益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是随便的玩乐。“做一回公益不难,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做、发自内心地做。当我帮老人递了他够不着的杯子时,我只知道,他们需要我。”正因为公益人是被需要的,才更应该正确地对待公益,献上自己的爱心。

说完了公益中起决定部分的环节,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连接它们的桥梁,公益组织。它既是宣传和方便人们做公益的平台,也是有心人非法牟利的渠道,更是导致如今公益乱象丛生的重要原因。传统的公益组织主要是各种保护组织、基金会和红十字会。这些公益组织大多是国际性的,其作用主要是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救助战争地区的难民以及科教扶贫等大项目。而现代的公益组织又增添了许多性的形式,就像公益网、公益周刊、公益演播室、碑客公益这样依靠媒体来达到公益目的的公益组织。它们比起之前的组织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大众化,传播面也极广,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成本,利于实现“全民公益”。

这些平台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隐患,由于体制的不透明,作为中间方的公益组织往往不会对人们捐赠的物资的流向作出公示,这就造成了公益中的一个巨大的漏洞,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使得捐助缩水。

1993年,陈楚碧女士在深圳和井冈山地区“手拉手”助学活动中,一对一资助了江西峡江县戈坪小学一个叫“陈小喜”的学生,每年资助金额400元,直到初三毕业。直到2001年,陈小喜求助到他们家,陈楚碧帮他在中山市找了一份工作。在一次无意间的对话中,一家人才知道,十几年前捐给陈小喜的款项,到手时竟然缩水到整整十分之一! 而且,不仅这400块钱缩水,他们平时写给陈小喜的信件,学校也没有送达本人。

这只是许许多多同类事件中的一个,但是我们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中间平台存在的巨大的漏洞,并且这个漏洞直到今天都没能解决,才使得最近又发生了令人气愤的中华学生爱眼工程假借公益之名揽财的事件。这些活动或者组织表面上我们是公益,实际上暗藏商业,而且公益只是一个幌子。它不过是一个炒作,拿着公益这个帽子戴在上面。就算以前你是眼镜店,或者你是保健店,但是今天你是一个公益性的慈善组织合作了,那么你是从事半公益半商业了,人家就不会怀疑你是商业行为了。
这些打着公益的旗号实则为自己谋私利的企业让人无从分辨,于是大家只好通过少数由政府批准的公益组织来奉献自己的爱心。但是在那些公益发达的国家,绝大多数人都会通过非公益基金会来捐助有需要的人。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无法保证捐献的物资的安全性,所以非公募基金会容易遭到道德质疑。一个私募基金到市场上运作,大家会质疑你到底在慈善还是在避税,所有的道德审判都来了。就好像衣服有口袋,大家就会质疑你到底把钱放到那个口袋里了?因此这些公益组织必须“裸体”操作,做到过程透明化。接收的捐款是怎么花的,花到什么地方,要定期通过第三方审计、相关媒体进行公示。更重要的是,公益组织要加强公信力建设,这是公益机构生存的道德底线。此外还要搭建日常的捐赠发布平台,建立透明的公益。

与此同时,政府也要进一步的完善这方面的制度,让人们能捐的放心。现在的情况往往是碰到一些类似河北柏乡县招聘收取公益赞助费类似用捐助换编制得好处这样稍微复杂点的情况,法规就跟不上了。经常是出了事,找不到法律依据。这些组织到底是做公益还是圈钱、诈骗?因为没有备案,也没有纳入到监管范围,这些组织的行为都变成了自由行为,公众难免会质疑,同时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公开透明如果做得好,公众可以很简单地查阅境外组织的合法性,也就能降低被骗的可能性。

总结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公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戴着公益的光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却实则有的谋财,有的沽名,有的误读了公益的含义等林林总总的“伪公益”乱象,无不考验着人们的善心和努力前行的公益事业。面对各种各样以公益为主题的活动,很多人无法甄别它是公益还是“伪公益”,上当受骗的不在少数。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对公益的误读,有碍真正公益事业的发展。因为公益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东西,多数人在公益和非公益中有一个取舍,所以很多人碰到挫折就不做了。因此公益发展特别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才能使其成为主流。

虽然“伪公益”造成了如今的公益乱象,但笔者认为这既是挑战,又是改革的机遇,对推动政府、企业和公益组织做好下一步调整和改进,是一种促进和鞭策。而事实上,中国公益事业也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毕竟我们的媒体报道近年来愈加贴近民生民事,转型期的中国若能够把握住网络科技的力量,以此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必定有一天可以成为拥有较健全监管法案与制度的国家,到那时社会公益便会拥有它本该具有的纯洁的面貌。

在这里,笔者提出了几条建议,也许过于理想,也许存在很大弊端,但是希望以此引发读者的一些思考与认识
理想型改进方法

现在社会公益的模式导致了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有空可钻,比如红十字会接受了人们的捐款后,由于过于繁杂的中间环节,工作人员可以有许多机会从中谋取私利。用公益的钱造福自己,这无疑是令人发指的,但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们的制度为他们留下可乘之机,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所以,我们若要杜绝这种问题,就要从根本制度上做一些改变。

收支透明化是最基础的。公开透明的收支记录使民众感到放心,能充满信任地将自己的爱心通过这些组织、机构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上。事实上,关于这一点社会上早有呼吁,但慈善组织根本没有执行,或没有有效实施,“郭美美”们依然在我们的善心中“滋润”地活着。所以笔者认为,或许可以进行一些“革命”,而不仅仅是改革,来改变社会公益中机构得不到群众信任的现状。在笔者不成熟的想法中,有以下三种模式可以被社会公益界考虑。

一是慈善机构只起到中介作用,而不是桥梁作用。慈善的发出方可以通过慈善机构直接与接收方取得联系。省去了中间环节,可以减少在中间环节存在问题的风险。比如我们要进行捐助活动,通过这种组织,我们找到了接收方,物资即可直接从发出方送到接收方手中。但是若是大型的捐款,比如自然灾害后的捐款,系统可以先调配某地区或某部分的捐款用于某方面,然后发出方可以将物资直接供给给接收方。如此,省略了中间环节,又有正规机构统一调配捐助的款项,虽然最终接收方在物资使用上可能依然无法保证物尽其用,但其减少了善款在中间环节被截留挪用的风险,同时又有一定的科学性,其收效可能好于现有的方式的效果。

二是效仿国外的食物银行。(食物银行,即食品银行。主要为经济有困难人士提供暂时性膳食支援,鼓励他们自力更生,食物来源主要由团体及私人捐助,过去有银行、连锁快餐店、酒店、超市及食品供应商响应,捐赠熟食、干粮及餐券,或以特惠价出售食品。香港社福界近年来积极提倡此措施。)食物银行的方式成功的避过了金钱,这个最具“危险性”的环节,一般来讲食物和用品是很少被截留的。以这种方式帮助经济方面有困难的人们,既良好的满足了他们的基本需求,也使慈善的浪费率降低,避免了金钱问题,慈善的性质更加纯正。(同时也可以减少食品的浪费。)

(食物银行 图片来源:明报)

三是改变公益事业的思路。通常情况下,社会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物资,然后由接收方再用钱来购买实际的需求。但是事实上我们捐赠的不一定要是物资,可以是服务,比如支教,就相当于“捐教育”,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捐医疗”“捐通讯”“捐技术”“捐发展方式”……这些实际需要的服务或抽象的物资,也是我们可以捐助的项目。比如社会可以鼓励医生去义诊,发展成熟的企业可以进入经济困难地区拉动地区发展,发达地区可以将自己的发展方式和优势引入贫困地区等等。这些方式也可以为受捐赠者带来巨大帮助。

从校园公益到社会公益,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我们的改进。如果我们身边的校园公益可以有更加规范的流程制度,也许就不会存在很多学生对其态度的不端正,并且我们呼吁不要将校园公益仅仅当做是一个依靠中学生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的方式,在各个社团所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包含更多培养我们责任心、公益心的项目。要想真正做好慈善事业需要的不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我们不敢说如今的公益是真是假,只能说其危害性也许已经大于了它所能给予的帮助,在这个社会公益遭遇瓶颈的时期我们只能选择改变方式,因此校园公益理所当然应该走在社会公益的前段,给未来提供更多富有责任心和创新力的源动力人。

从被帮助者的“在公益中生活”到公益人的“在生活中公益”,我们需要完善的不是一个小小的部分,而是每个人观念上的转变,你准备好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比尔盖茨——“人在年轻时开始思考慈善非常好,虽然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做捐献,但你可以去思考慈善,可以走出校园,去比较贫穷的地方做调研,去了解那里的人们需要什么。”

成龙——“做慈善后,我发现自己就像是一个火车头,很坦诚的火车头,拖着许多车厢往前走,停不下来。有许多人坐在我的火车上,跟我一起走,一起做慈善,我停不下来,自己也不会踩刹车。”